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医养生 >
【节气养生 | 冬至】——养肾防寒,滋阴潜阳
日期:2019-06-11 来源: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有问题直接在线咨询

  冬至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,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长的一天。古人说冬至是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冬至过后,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,民间从冬至起就开始数“九”,将九天作一单元,连数九个九天,共八十一天,冬天就过去了。

冬至

  冬至到小寒、大寒,是最冷的节气,肝病人群应该更加注意养生细节。

  1、补足阳气不犯困

  俗话说,春困秋乏夏打盹,睡不醒的冬三月。在冬天不少人特别容易犯困。中医认为,阳主动,阴主静,当阳气不足时,人往往容易犯困。冬天天气寒冷,自然界阳气不足,而人体与自然界之间有一个相对的平衡,人体也会出现阳气不足,也就容易犯困了。

  中医认为,肾是人体储藏营养精华的主要脏器,即肾为先天之本。冬至以后,天寒地冻,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和热量来御寒,倘若肾气不足,就会出现阳气不足的现象,这就是为什么在冬天人们往往睡不醒的原因。要想摆脱“瞌睡虫”的诱惑,补肾是尤为重要的。

  2、温补注意事项

  中医认为冬季进补有助于体内阳气,能为下一年开春直至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一个好的基础。整个冬季都应该提倡进补,不过,进补也是要讲原则的,如果胡乱进补,不但不能强身健体,还会损害健康。

  经常有患者咨询能不能用人参,鹿茸,阿胶来进补身体,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,如果个人身体很好,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,在冬季就不要刻意进补,尤其是大补的。比如服用过多的人参,也可能出现烦躁、激动、失眠等“人参滥用综合征”。

  另外,胃肠虚弱的人,在进补时应特别注意。药物入胃全靠胃肠的消化吸收,只有胃肠功能正常,才能发挥补药的应有作用。对于此类型的人,建议先调理好肠胃后,再由少到多的进补。特别提醒的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,具体调理还需要遵专业医生医嘱,避免刺激消化系统出血。

  在感冒或者其他急性病期间,应该停服补品。等急性病治愈后再继续进补,否则容易使病症难愈。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的人们在选择补品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个误区,那就是补品越贵重越好,其实不完全如此,只要合理搭配,对症进补,食物就能起到“贵重药”的效果。

  进入寒冷冬季,身体哪些部位要重点防护?

  第一是头部!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发掉,所以,冬季如果不重视头部保暖,很容易引发感冒、头痛、鼻炎、牙痛、三叉神经痛等,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。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的人,在环境温度为15℃的时候,从头部散失的热量约占人体总产热量的30%,4℃时约占50%,零下15℃时可高达75%。所以在寒冬季节如果一个人只是穿了保暖的衣服,却不戴帽子,那就好比热水瓶里灌满了热水,但不塞住瓶口一样,热气会源源不断地向外散发。这样,就会损害人的阳气。如果头部长期暴露在外面接受寒冷的刺激,还会使头部血管收缩,引起高血压、血管神经性头痛、伤风感冒等病症。提醒大家一定要戴帽子。

  第二是脖子!寒风容易透过脖子将冷气带到全身,从而易引起嗓子痛、发炎等症。而且,颈部还是气管的所在地,很多发生在冬天的呼吸道疾病都是从嗓子不舒服开始的。所以可以穿高领的衣服,出门带围巾。

  第三是后背!中医学讲“背为阳”,总督人体一身的阳气。风寒从背部经络侵入人体,损伤阳气,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,人体免疫能力下降。抗病能力减弱,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。因此,在冬季里给自己加穿一件贴身的保暖背心增强背部保暖。

  第四是足部!俗语说“寒从脚起”。现代医学认为,双脚远离心脏,血液供应不足,长时间下垂,血液循环不畅,皮下脂肪层薄,保温能力弱,容易发冷。脚部一旦受凉,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,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,血流量减少,抗病能力下降。因此,冬季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鞋袜温暖干燥。平时要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。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5分钟,这样保健作用最佳。

咨询
南京太乙堂中医院
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大楼
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坐落于紫金山下,地处繁华市区瑞金路27号,彼临交通枢纽,是集医疗、科研、预防、中医康复保健、中医学术继承、文献...【详情】

便民服务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费用咨询
  • 来院路线

秦淮区瑞金路27号(瑞金大厦对面)

名老中医
  • 戴春海
    戴春海名誉院长

    擅长:肺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脑瘤、乳腺癌、大肠癌等肿瘤...【详情】

  • 梁世界
    梁世界中医科主任

    擅长:脾胃病、失眠抑郁、各种肿瘤、高血压、中风后...【详情】

  • 陈谭林
    陈谭林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、纵隔肿瘤,及创伤急救等...【详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