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胃炎中萎缩性胃炎占25.8%,随着年龄的增大,萎缩性胃炎比例更高,70-80岁人群高达60-70%。由于本病发病率高,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,不易治愈,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,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。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,癌变可能性更大。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慢性胃炎长期得不到很好的治疗,致使胃部被反反复复地刺激,最终导致胃腺体萎缩。
按照萎缩的程度,还可分三级:
轻度: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,减少,而大小弯腺体正常。
中度: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,减少,切范围较轻度广泛。
重度:胃窦部大部分萎缩﹑减少,仅残留少数原有腺体,大﹑小弯及弯腺体萎缩;或粘膜显著变薄,原有腺体完全萎缩﹑消失,而代之以化生腺体。
一旦胃黏膜出现不典型增生,癌变机会明显增加。
临床上,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特异性症状,有些患者在饭后会出现严重上腹部灼痛、胀痛、钝痛或胀满,有些还会有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嗳气、便秘或腹泻等症状。严重者可有消瘦、贫血、脆甲、舌炎或舌乳头萎缩,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。
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?在日常生活中,要是出现胃难受的情况,及时到医院做检查。
1、消除病因
应尽可能可能针对病因,遵循个体化原则。去除病因,缓解症状和改善胃粘膜炎症是治疗的目的。并需防止并发症、定期监测防止恶变。
幽门螺旋杆菌是主要元凶之一。只要做过幽门螺旋杆菌检测,确定受其危害之后,就应当进行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。
2、保护胃黏膜
无论是哪一种胃病,保护胃黏膜都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。
尤其是像胃黏膜已经萎缩的萎缩性胃炎患者,更加要注意,不要抽烟不要喝酒,不要吃辛辣刺激、油炸、难以消化的食物,碳酸饮料、雪糕、咖啡、浓茶等,总结来说就是忌:生、冷、刺激性食物,注意,此处说的刺激性食物,是指能刺激胃黏膜的食物。
3、定期复查
根据医生建议,定期复查。一旦出现较重的食欲不振、消瘦、黑便、黄疸、呕血、未有过的腹痛……都是报警症状,应及时去看医生,因为此时病情可能有剧变。
定期胃镜随访的目的就是监测病情的变化,及早发现胃癌前病变——异型增生,在发展到胃癌前最后一步及时予以阻止,防止胃癌发生。
4、选择正确的方法治疗
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邪犯胃(包括幽门螺杆菌的感染)、饮食不节、进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、嗜好烟酒、情志不遂、素体虚弱、劳倦内伤、用药不当、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。
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,宜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原则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侯类型多见脾胃湿热型、肝胃郁热型、胃气壅滞型、胃络瘀阻型、脾胃虚弱型、胃阴亏虚型等,临床上也可数种证型同时并见,治疗则需兼而顾之。
中医通过辨证论治,在临床应用中可有效延缓“萎缩”进展,甚至逆转“萎缩”,目前采用中医治疗也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。
慢性萎缩性胃炎演变成胃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,且几率很低,所以,人们即使患上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也不要过分恐惧,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。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咨询电话:025-8638926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