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歪嘴巴”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?嘴歪眼斜又称为面瘫,主要是由劳倦体虚、情志失调所引起的,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、言语不清、口角流涎等,中医又称之为中风。在嘴歪眼斜的治疗过程中,自我锻炼、按摩、理疗是非常重要的,主要为防止麻痹肌的萎缩及促进康复,一般认为,在发病10天到2周进行为好。
1、面瘫的基本治疗方法
治法:通过祛风通络,疏调经筋。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。
主穴:通过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承浆翳风
配穴:配穴是通过风寒证加风池;风热证加曲池;恢复期加足三里;人中沟歪斜者,加水沟;鼻唇沟浅者,加迎香。
具体操作:专家介绍,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,恢复期可加灸法。在急性期,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,针刺不宜过深,取穴不宜过多,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;在恢复期,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,合谷、昆仑行平补平泻法。杨穴均用泻法。
2、其他治疗法
电针法
可选用太阳、阳白、地仓、颊车,接通电针仪,通电30分钟,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。如通电后,见牙齿咬嚼者,为针刺过深,刺中咬肌所致,应调整针刺的深度。适应于面瘫的中、后期。
基本注意事项:
在面瘫的不同时期,针刺的手法也应有一定的区别,如下:
1、在急性期:
面瘫患者发病1周以内。此期为面神经炎症水肿进展期。此期针刺治疗于面瘫局部少取穴,应浅刺,弱刺激,或者局部不取穴而以循经远取穴为主治疗,对控制病情进展有好处。此期避免强刺激,慎用电针治疗。
2、在恢复期:
面瘫患者发病1周至1个月以内。此期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为主,配合循经远端取穴,是治疗面瘫的关键时期。
3、在后遗症期:
面瘫患者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(从恢复期1个月至3个月之间,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或划为恢复期,或划为后遗症期,两期不可拘泥时日绝对划分)。此期对重症、顽固性病症予深刺,透穴或电针增加刺激量,并根据后遗症状对症选穴,配合多种疗法,仍有一定恢复作用。
嘴歪眼斜的注意事项
首先,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,只要坚持治疗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。家属及朋友应对患者进行启发疏导,使患者消除顾虑,克服内心的忧郁、苦闷和紧张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,促进疾病的康复。
其次,注意饮食调理,多吃水果和蔬菜及富含营养的食物,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,忌烟酒,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有利于疾病的康复。
最后,在治疗期间,要合理安排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时间,避免情志的激动和不良因素的刺激。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家庭护理常识,如按摩面部松弛的皮肤,叩齿、鼓腮、皱眉,用中药煎水热敷面部,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。
“歪嘴巴”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?通过以上的介绍,大家对嘴歪眼斜的常见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了解。由于嘴歪眼斜危害严重,患者应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,及时治疗是关键。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咨询电话:025-8638926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