捏脊疗法又称提背、捏背,是小儿推拿疗法之一。最早见于魏晋时期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。其主要操作部位为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巡行之处。其中督脉统摄全身阳气,为“阳脉之海”,膀胱经背俞穴为五脏六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。因此捏脊具有调整阴阳平衡,调和脏腑功能,促进气血运行及疏通经络的作用。
主要临床应用:
1、应用于消化系统病症 配合补脾经、推大肠、摩腹治疗腹泻、脱肛配合补脾经、清肝木、逆运八卦、摩腹治疗疳积、厌食症。
2、应用于泌尿系统病症 补肾经、摩小腹、补脾经等可治疗小儿遗尿症。
3、应用于呼吸系统病症 配合肺俞穴、定喘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、小儿哮喘等
真实案例1:
钱**,男,4岁,长期脾胃不和,厌食、挑食,身高、体重明显落后同龄儿童,面色发暗,平时手足心热、出汗,易感冒,经过一个月的推拿治疗配合神阙贴敷,并与患儿家长沟通喂养方式,患儿厌食情况明显好转,手足心热、出汗几乎完全消失,体质明显增强。
真实案例2:
杨**,女,3岁,体质虚弱盗汗,夜卧不宁,夜啼易惊,身体发育也明显滞后,经过诊断,发现患儿积食严重,经过系统的捏脊、膏摩配合中药治疗,患儿夜间啼哭迅速好转并消失,盗汗也明显减轻,睡眠好转后,身长、体重发育也逐渐达标。